2023年湘潭縣人民政府決算公開
湘潭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m.yqfq.com.cn 發布時間:2024-09-10 16:17
目 錄
第一部分 決算報告
一、2023年財政收支決算情況
(一)一般公共預算收支決算情況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決算情況
(三)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決算情況
(四)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支決算情況
二、地方政府債務情況
(一)地方政府債務基本情況
(二)政府債券資金使用安排情況
三、2023財政工作主要情況
第二部分 相關補充說明
一、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情況
(一)稅收返還
(二)一般性轉移支付
(三)專項轉移支付
二、“三公”經費情況
三、2023年績效管理工作開展情況
四、2024年績效管理工作計劃
第三部分 湘潭縣2023年財政總決算公開明細表(附件)
表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決算表
表二、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決算表
表三、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支出決算表
表四、一般公共預算基本支出決算表
表五、一般公共預算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決算分項目表
表六、一般公共預算對下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決算分地區表
表七、政府性基金收入決算表
表八、政府性基金支出決算表
表九、政府性基金本級支出決算表
表十、政府性基金轉移支付決算分項目表
表十一、政府性基金轉移支付決算分地區表
表十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決算表
表十三、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決算表
表十四、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本級支出決算表
表十五、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轉移支付決算分地區表
表十六、社會保險基金收入決算表
表十七、社會保險基金支出決算表
表十八、地方政府一般債務限額和余額情況表
表十九、地方政府專項債務限額和余額情況表
表二十、“三公”經費支出決算表
第四部分 湘潭縣2023年度重點項目績效評價執行結果情況(附件)
第一部分 湘潭縣2023年財政決算情況的報告
一、2023年財政收支決算情況
(一)一般公共預算收支決算情況
2023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0114萬元,上級補助收入364002萬元,一般債務轉貸收入20446萬元,調入資金4350萬元,上年結余988萬元,收入總計519900萬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52002萬元,上解上級支出20205萬元,債務還本支出13896萬元,調出資金4556萬元,結轉下年支出29241萬元(2023年增發國債水利項目啟動較晚,當年未形成實際支出結轉下年使用),支出總計519900萬元。全年收支平衡。
收入決算有關具體情況:2023年,全縣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30114萬元,為調整預算的97.98%,比上年同期減少30958萬元,下降19.22%。其中,地方稅收收入92277萬元,為調整預算的99.22%,比上年同期減少18287萬元,下降16.54%。非稅收入37837萬元,為調整預算的95.07%,比上年同期減少12671萬元,下降25.09%。
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2023年房地產行業稅收和資產處置等一次性非稅收入減收,契稅和專項收入等項目收入較上年同期減少。
支出決算有關具體情況:2023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452002萬元,比上年同期減少81991萬元,下降15.35%。支出分科目完成情況如下:
一般公共服務支出30109萬元,國防支出90萬元,公共安全支出15534萬元,教育支出103707萬元,科學技術支出5490萬元,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4517萬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02600萬元,衛生健康支出40529萬元,節能環保支出5363萬元,城鄉社區支出12984萬元,農林水支出78825萬元,交通運輸支出7703萬元,資源勘探信息等支出4559萬元,商業服務業等支出1238萬元,金融支出457萬元,自然資源海洋氣象等支出4359萬元,住房保障支出9716萬元,糧油物資儲備支出2275萬元,債務付息支出18350萬元,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支出2903萬元,其他支出694萬元。
支出下降的主要原因是2023年地方收入較上年減少,落實過“緊日子”要求壓減支出,土地出讓收入大幅下降一般公共預算調入資金沒有實現預算目標,另外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資金2023年開始由市級列支不在縣總決算中體現。
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1.預備費安排和使用情況。2023年年初預算安排預備費6000萬元,全年支出5686.35萬元,結余313.65萬元。
2.縣設專項資金的安排和使用情況。2023年,縣級專項4項,安排資金2900萬元。全年支出1535萬元,結轉下年1365萬元。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決算情況
2023年,縣本級政府性基金收入36886萬元,專項債務轉貸收入702027萬元,上級補助收入4615萬元,上年結余2554萬元,調入資金4556萬元,收入總計750638萬元。縣本級政府性基金支出125507萬元,上解上級支出360萬元,政府性基金調出資金4350萬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務還本支出609028萬元,結轉下年支出11393萬元(新增專項債券項目資金因實施進度需結轉下年使用),支出總計750638萬元。全年收支平衡。
(三)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決算情況
2023年,縣本級國有資本經營收入3039萬元,收入總計3039萬元。國有資本經營支出3008萬元,結轉下年支出31萬元,支出總計3039萬元。全年收支平衡。
(四)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支決算情況
2023年,保險費收入48131萬元,利息收入41萬元,財政補貼收入42421萬元,其他收入691萬元,轉移收入2080萬元,收入總計93364萬元。社會保險待遇支出82681萬元,其他支出36萬元,轉移支出1146萬元,支出總計83863萬元。本年收支結余9501萬元,年終滾存結余86139萬元。運行情況良好。
二、地方政府債務情況
(一)地方政府債務基本情況
1.地方政府債務限額和余額情況。2023年,政府債務限額1783685萬元,其中一般債務限額552580萬元、專項債務限額1231105萬元。截至2023年底,政府債務余額1783676萬元,其中一般債務余額552573萬元、專項債務余額1231103萬元。
2.地方政府債券發行情況。2023年共計發行政府債券722473萬元,其中一般債券20446萬元、專項債券702027萬元,平均利率2.8%。其中發行新增債券99550萬元(一般債券6550萬元、專項債券93000萬元);發行再融資債券622923萬元(一般債券13896萬元)。
(二)政府債券資金使用安排情況
2023年,省財政廳下達我縣新增債券額度99550萬元,其中新增一般債券6550萬元,新增專項債券93000萬元。
1.新增一般債券資金。新增一般債券資金用于24個項目,分別為:湘潭縣公安局追加建設經費400萬元;白石鎮政府潭口示范片提質改造經費30萬元;湘潭縣鄉村振興事務中心2023年湘潭縣問題廁所整改資金100萬;花石鎮政府花石二橋拆除重建項目資金400萬元;湘潭縣行政審批服務局政務大廳加裝無障礙設施保障經費13.8萬元;湘潭縣氣象局2023年區域自動氣象站升級改造經費78萬元;湘潭縣交通運輸局2023年第一批地方政府新增債券農村公路建設資金263萬元;湘潭縣衛生健康局2023年新冠肺炎重癥救治設備購置850萬元;湘潭縣發展和改革局國防動員應急指揮中心搬遷改造經費28.49萬元;湘潭縣水利局2022年韶灌配套資金106.73萬元;湘潭縣水利局2023年小水源項目建設400萬元;烏石鎮政府烏石峰村景區提質建設資金100萬元;錦石鄉政府“錦石之光”文化傳承園建設缺口資金20萬元;石鼓鎮政府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區后續扶持工作資金20萬元;錦石鄉政府東風水庫大壩堤頂硬化資金20萬元;河口鎮人民政府2023年解決涓水河至湘江河堤安防工程項目20萬元;湘潭縣第一中學徐特立項目100萬元;湘潭縣交通運輸局G107國道K1774+000交叉路口等三個路段交通安全隱患經費167.6萬元;湘潭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大鵬湘南路口交通安全隱患治理174.02萬元;湘潭縣水利局2023年小水庫除險加固1720萬元;湘潭縣水利局2022年韶灌配套資金619.71萬元;湘潭縣公安局烏石派出所建設項目400萬元;湘潭縣衛生健康局易俗河鎮衛生院集體搬遷經費500萬元;湘潭縣水利局2022年韶灌配套資金18.67萬元。
2.新增專項債券資金。新增專項債券資金用于3個項目,分別為:湘潭縣智慧停車項目 30325萬元、湘潭縣城區及鄉鎮農貿市場提質改造項目12675萬元、湘潭縣冷鏈物流基地項目50000萬元。
三、2023財政工作主要情況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面對需求收緊、供給沖擊與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緊緊圍繞各級決策部署,積極作為,開拓創新,實現全縣經濟社會健康平穩運行。
1.收入質量穩步提升,爭資爭項再創新高。一是全年地方收入累計完成13.01億元,非稅收入完成3.78億元,地方稅收收入完成9.23億元,地方稅收占地方財政收入的比重為70.92%,同比提高2.28個百分點。二是爭取政府新增債券資金9.96億元,其中:專項債券9.3億元、一般債券0.66億元,完成年初預算130.99%。成功爭取到國家債務置換試點縣,爭取置換資金57.56億元,全年共計爭取債券資金67.52億元。
2.全力拓寬財力渠道,增添財政“源頭活水”。一是大力推進財源建設。研究出臺《湘潭縣財源建設工作方案》,建立財源建設責任部門分行業分地域聯合協同工作機制,為持續提高收入質量,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保障。二是強力盤活國有“三資”。按照“能用則用、不用則售、不售則租、能融則融”的原則,全面盤活三資,騰出更多財力用于支持穩增長、保民生、防風險。截至12月31日,累計盤活“三資”15.61億元,上繳國庫3.47億元。三是加力爭取上級支持。精準研判、全面落實國家、省、市各項穩經濟促發展政策措施,聚焦發展“六仗”、“穩增長20條”,緊盯地方政府專項債、中央預算內和部門專項資金等政策支持重點,積極策劃包裝項目迅速跟進對接,全縣爭取國省轉移支付33.41億元,其中一般轉移支付31.28億元,專項轉移支付2.13億元。
3.強化財政支出管理,促進財政“松綁減負”。一是加大宣傳提高認識。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艱苦奮斗、勤儉節約”和“黨和政府帶頭過緊日子”等重要指示精神,在縣委常委會上專題學習討論省市縣關于過“緊日子”、壓減支出的相關文件精神,牢固樹立帶頭過“緊日子”的思想,充分認識過緊日子、嚴控一般性支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努力用黨和政府的緊日子換老百姓的好日子。二是建章立制規范支出。相繼出臺了《整肅財政管理規范財經秩序深化預算改革十六條措施》《湘潭縣“過緊日子”、壓減支出實施方案》等文件,要求各單位要厲行節約過“緊日子”。要按照“先有項目再安排預算”的原則,壓減非剛性、非重點支出;規范人員經費開支,嚴禁超范圍超標準發放津貼補貼和獎金。三是厲行節約嚴控開支。嚴控機關單位運行經費和其他非必要一般性支出,2023年單位業務性項目支出預算在上年度基礎上壓減30%,2023年壓減部門預算1.6億元。
4.持續深化財稅改革,助力財政“提質增效”。一是加大財會監督檢查力度,強化預算剛性約束,對預算執行不到位、支出管理不規范的單位,相應調減預算安排。今年以來,已經開展了公積金、社會保障繳費執行情況督查,根據檢查結果在2023年資金安排中予以調整。二是進一步優化和完善資金撥付制度。充分運用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對預算單位進行線上監管。在支出類型、收款方賬戶、單筆交易額、累計交易金額、同一賬戶交易頻率等方面做出合理限制或支付預警提示。三是積極推進電子非稅收入。全面使用電子非稅收入一般繳款書是縱深推進“放管服”和非稅收入收繳電子化改革的具體要求,今年七月實現非稅收入收繳全流程電子化和無紙化,秉持“讓群眾少跑腿,讓數據多跑路”的理念為民服務。
5.有效防范化解風險,確保財政“行穩致遠”。一是嚴防“三保”風險。始終把“三保”支出作為財政支出的優先選項和“鐵律”,利用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對所有“三保”資金全流程動態監控,統籌各種財力資源,深度調整支出結構,確保“三保”支出足額保障到位。二是嚴防資金監管風險。開展財會監督檢查,重點圍繞財經紀律重點問題整治、會計行業專項監督、預算執行情況等3個重點領域,全面規范財經秩序。加強財政干部教育培訓提升干部政治素養、業務能力、法紀意識和民本情懷。三是嚴防政府債務風險。優化債務結構,目前我縣債務穿透后銀行資金占比88.34%,比上年度提高9.36個百分點;降低利息負擔,完成降息179筆、金額達139.06億元,年節約利息1.4億元;推動“新規”續貸,搶抓《商業銀行金融資產風險分類辦法》實施前的政策窗口期,以最大的力度、最快的行動推動“新規”續貸工作,5-8月共完成78筆續貸,涉及到期金額32.21億元。
第二部分 相關補充說明
一、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情況
2023年,我縣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決算數364002萬元,比上年減少25512萬元,下降了6.55%。其中:
(一)稅收返還
稅收返還15766萬元,比上年增加102萬元,增長0.65%。其中:
1.所得稅基數返還702萬元,與上年持平;
2.成品油稅費改革稅收返還收入1766萬元,比上年增加102萬元,增長6.13%;
3.增值稅稅收返還5025萬元,與上年持平;
4.消費稅稅收返還6萬元,與上年持平;
5.增值稅“五五分享”稅收返還收入5489萬元,與上年持平;
6.其他稅收返還性收入2778萬元,與上年持平。
(二)一般性轉移支付
一般性轉移支付326867萬元,比上年減少16531萬元,下降4.81%,其中:
1.均衡性轉移支付85908萬元, 比上年增加17253萬元,增長25.13%;
2.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21839萬元,比上年增加3524萬元,增長19.24%;
3.結算補助9186萬元,比上年增加4883萬元,增長113.48%;
4.資源枯竭型城市轉移支付補助1281萬元,比上年減少7萬元,下降0.54%;
5.企業事業單位劃轉補助272萬元,與上年持平;
6.產糧(油)大縣獎勵資金6674萬元,比上年增加1489萬元,增長28.17%;
7.固定數額補助24397萬元,比上年減少349萬元,下降1.41%;
8.革命老區轉移支付2596萬元,比上年增加322萬元,增長14.16%;
9.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銜接鄉村振興轉移支付收入6510萬元,比上年增加503萬元,增長8.37%;
10.公共安全共同財政事權轉移支付1485萬元,比上年減少39萬元,下降2.56%;
11.教育共同財政事權轉移支付20963萬元,比上年減少203萬元,下降0.96%;
12.科學技術共同財政事權轉移支付50萬元,比上年減少40萬元,下降44.44%;
13.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共同財政事權轉移支付1420萬元,比上年增加306萬元,增長27.47%;
14.社會保障和就業共同財政事權轉移支付52646萬元,比上年增加5123萬元,增長10.78%;
15.醫療衛生共同財政事權轉移支付13620萬元,比上年減少42470萬元,下降75.72%;
16.節能環保共同財政事權轉移支付56萬元,比上年增加21萬元,增長60%;
17.農林水共同財政事權轉移支付66559萬元,比上年增加15154萬元,增長29.48%;
18.交通運輸共同財政事權轉移支付1764萬元,比上年減少2243萬元,下降55.98%;
19.住房保障共同財政事權轉移支付535萬元,比上年增加182萬元,增長51.56%;
20.糧油物資儲備共同財政事權轉移支付642萬元,比上年增加162萬元,增長33.75%;
21.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共同財政事權轉移支付216萬元,比上年減少110萬元,下降33.74%;
22.增值稅留抵退稅轉移支付3176萬元,比上年減少2388萬元,下降42.92%;
23.其他退稅減稅降費轉移支付864萬元,比上年減少1785萬元,下降67.38%;
24.補充縣區財力轉移支付為零,比上年減少18331萬元,下降100%;
25.其他一般性轉移支付4108萬元,比上年增加2163萬元,增長111.21%。
(三)專項轉移支付
專項轉移支付收入21369萬元,比上年減少9083萬元,下降29.83%,其中:
1.一般公共服務支出630萬元, 比上年減少167萬元,下降20.95%;
2.公共安全支出92萬元, 比上年減少5萬元,下降5.15%;
3.教育支出462萬元, 比上年增加234萬元,增長102.63%;
4.科學技術支出726萬元, 比上年減少473萬元,下降39.45%;
5.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313萬元, 比上年減少36萬元,下降10.32%;
6.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592萬元, 比上年減少260萬元,下降30.52%;
7.衛生健康支出1138萬元, 比上年增加114萬元,增長11.13%;
8.節能環保支出1263萬元, 比上年增加398萬元,增長46.01%;
9.城鄉社區支出99萬元, 比上年增加34萬元,增長52.31%;
10.農林水支出16403萬元, 比上年減少2904萬元,下降15.01%;
11.交通運輸支出493萬元, 比上年減少576萬元,下降53.88%;
12.資源勘探信息等支出1287萬元, 比上年減少648萬元,下降33.49%;
13.商業服務業等支出751萬元, 比上年減少716萬元,下降48.81%;
14.金融支出15萬元, 比上年減少251萬元,下降94.36%;
15.自然資源海洋氣象等支出-3207萬元(收回兩項結余資金指標), 比上年減少3280萬元,下降4493.15%;
16.住房保障支出8萬元, 比上年增加8萬元,增長100%;
17.糧油物資儲備支出241萬元, 與上年持平。
18.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支出63萬元, 比上年減少497萬元,下降88.75%;
19.其他收入支出為零, 比上年減少58萬元,降低100%。
二、“三公”經費情況
2023年,“三公”經費支出預算數為1561.35萬元,實際支出1131.95萬元,同比減少110.27萬元,下降8.9%。其中因公出國(境)費預算數為0萬元,實際支出0萬元,同比減少0萬元,無增減;公務用車購置費預算數為154.99萬元,實際支出154.99萬元,同比減少52.21萬元,下降25%;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預算數為1015.84萬元,實際支出820.52萬元,同比增加28.39萬元,上升3.5%,由于公車年限已久,維修維護費增加;公務接待費預算數為381.52萬元,實際支出156.45萬元,同比減少86.44萬元,下降35.6%。三公經費減少主要是各部門嚴格落實中央省市厲行節約各項規定,嚴控相關支出。
三、2023年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開展情況
為進一步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強財政資金使用績效,優化財政資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務質量,我局根據中央、省、市財政部門的要求,積極推進2023年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績效目標管理的持續加強。2023年,我縣績效目標管理實現了“四本預算”全覆蓋,與預算編制“六同步”進一步強化了資金使用單位的主體責任和效率意識。全縣91個縣本級預算單位均參與了績效目標的設定,審核專項資金總額達到299099.71萬元。
(二)績效自評工作的全面深化。全縣所有預算單位開展了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對預算支出超過30萬元的單個項目性專項,單位形成了績效自評報告。4月份,組織了全縣91個部門預算單位開展績效自評。
(三)績效運行監控的持續優化。建立并優化了預算資金績效運行監控機制,全年組織對預算實施項目進行不定期督查4次,較2022年增加了1次。各預算單位按季度及時提交支出績效跟蹤監控表,確保了預算執行的規范性和效率。
(四)重點績效評價的精準實施。2023年,我們對25個重大項目開展重點績效評價,涉及資金44845.73萬元,較2022年的42000萬元有所增加。評價結果顯示,項目平均績效得分為85分,較2022年有所提高,顯示出項目管理和資金使用效率的提升。
(五)績效信息公開的全面加強。除涉密信息外,全縣所有預算單位的績效自評報告均通過縣人民政府網站向社會公開,公開的預算單位數量較2022年增加了10%,接受社會監督的廣度和深度均有所提升。
(六)預算績效管理信息化建設 。縣直機關和鄉鎮的預算績效管理板塊新系統上線工作已全面完成。新系統的上線極大提升了預算績效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為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四、2023年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計劃
(一)營造好績效管理氛圍。通過培訓、交流、通報、表彰、考核等各種形式,加強績效管理政策宣傳工作,擴大預算績效管理的社會影響,讓以績效為導向的用財觀念深入人心,不斷提升績效工作者業務素質,真正將績效管理工作落到實處,管出成效。
(二)完善指標體系建設。加強調研、分析,結合各預算單位的職能職責和工作要求,全面梳理各項重點工作任務,在準確定位該單位工作目標的基礎上,除對各項考評項目的績效目標、資金分配、財務管理、使用績效、社會效益等涉及的指標體系進行逐項完善外,還增加部分個性化的考評指原則,各部門在本部門門戶網站公開績效自評報告;二是加強評價結果與預算安排有機結合機制。加快第三方績效評價進度,做到與預算編制同步,及時提出預算調整和安排建議;三是落實將評價結果與政府績效考核掛鉤機制。
(三)強化結果應用機制。加大評價結果公開機制。按照“誰組織實施,誰進行公開”的與績效管理融為一體,將預算績效管理的全過程深度嵌入到預算管理的各個環節和本單位現有的系統中,真正實現預算與績效一體化管理。充分利用大數據在制度完善、決策優化、風險預警等信息的串聯、整合與應用,進一步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與效果。
(四)聚力實現問題全面整改。對績效評價發現的問題,明確整改時限和整改要求,督促相關股室認真分析原因,及時反饋主管單位,確保評價發現問題真改實改,取得實效。
(五)推進財審聯動力度。財審聯動已成為我省的一項重點改革工作,財政與審計相關股室要增強內部工作合力,聯合開展財政資金績效指標的制定和修訂工作,將縣委、縣政府重點投資類項目、民生類項目、政府采購及政府購買服務類項目納入財審聯動范圍,不斷提升財政管理水平和財政資金績效。
- 全部留言
- /
- 評論
- 有用()